“太感谢了,没有相关部门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如此顺利实现开门营业。”近日,津市祥顺新媒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蓉开心地拿到了营业执照。今年,津市推出部门与街道结对帮扶举措,全力服务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王蓉是做包装企业起家。“这几年来,短视频火了,我们希望依托自身的客户资源,进军新媒体行业。”王蓉说,过去企业只负责生产加工外包装,利润低;开办新媒体企业后,客户产品的包装、设计、推广,实行“一条龙”服务,真正实现了产业升级。有了想法,但新办一家企业,面临困难重重,有资金和用工等顾虑。津市祥顺新媒体有限公司位于汪家桥街道,市局了解到情况后,联合其对口帮扶单位工信局,联系了有关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贷款做担保,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市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制作证照,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让王蓉在最短的时间内领取到了营业执照。如今,企业已开门迎客,王蓉也干劲十足。 4月28日,药山镇民康村村民王刚也拿到了自己劳务公司的营业执照。“这几年,镇上农业项目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工资发放不及时、保险购买不到位等问题。”王刚说,结对帮扶单位津市市发改局建议我们成立劳务服务公司,这样既规范了用工,又有利于推进项目建设。今年,药山镇新增劳务公司近10家。 今年来,为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工作,津市市加强部门协作,提升工作质效,市场监管局、工信局、发改局等9大行业主管部门与津市全市9个镇街结对联系,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开展联合走访,加强政策宣传,解决市场主体开办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工作进展情况,津市市实行一周一通报、双周一调度工作制度。截至5月7日,津市市场主体总数为16694户,净增1315户,增速排名全市第三。(供稿:常德市市场监管局 杨力菲 吴依融)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