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药监局以“京青专家服务活动”为契机,邀请北京经开区、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天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知名中藏医药、生物医药专家学者,利用一周时间,通过召开研讨会、开展实地调研、组织专题讲座等形式,就青海药监如何助力我省中藏医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问诊把脉、献智献策。
深入实地调研,摸清现状底数。7月25日至28日,省药监局组织专家学者,赴西宁市生物科技产业园区走访金诃藏药、分别与园区15家生物医药和中藏医药企业代表、园区管委会中层以上领导座谈,邀请“京青专家”毛山宏博士介绍北京经开区运行管理机制、产业布局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针对我省生物园区发展现状,与管委会共商医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和北京经开区与我省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事宜。赴贵德县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县藏医院、海南州藏医院、青海湖药业等企业和医疗机构,考察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藏医院院内制剂生产工艺流程、使用销售、藏医诊疗等情况。通过现场调研和与州相关部门座谈了解海南州中藏医药发展现状,针对我省民族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中藏药发展创新不足、标准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产业规模小、检验检测能力不足、缺乏市场意识、宣传不到位等问题,现场给予指导或给出对策建议。
组织专题讲座,介绍生物产业发展趋势。调研期间,邀请专家先后在西宁和海南州为我省药品监管等部门、生物及中藏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和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分别作“世界药品和医疗器械法规”“生物医药发展趋势和传统中藏医药产业的困境、曙光与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形势介绍”4场专题讲座,介绍国内外生物医药、中藏医药发展现状、趋势、面临的困境及发展思路,解读国家药品监管政策。之后,省药监局组织召开“青海省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邀请毛山宏博士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魏立新研究员、周国英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梅之南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永文教授、天津大学苏艳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张杰教授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我省10余家藏药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代表等近40人,围绕传统中医药产业的困境、现状与趋势,推动中藏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课题,交流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畅谈想法见解,为我省中藏医药发展提供新思路。研讨会后,省药检院还与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海军军医大学上海市药物(中药)代谢产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成功签署了“中藏药质量控制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献计献策,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专家学者们结合一周的调研、走访、座谈交流,为我省中藏医药机构和企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意见建议,一是完善中藏医药转化体系与渠道建设。建立新药筛选立项评估体系、专业互补、完善的新药研发平台;二是建立产业链条上下游联动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打破各自为政的封闭机制,实现产业无缝对接的一体化商业运营机制,加速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三是以制造业技术为基础,保证生产效率及品质稳定;四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中医医疗可及性、传承性和创新性;五是通过互联网医生教育等方式赋能年轻医生,提高中医传承性。
专家学者们认为,当前全球生物医药异军突起、高速发展,在贯彻落实国家大健康战略的机遇下,建议青海省要高度重视生物医药、民族医药发展,对该领域产业发展谋划中长期规划,建议青海省药监局围绕“十四五”时期国家药品高质量发展规划,在监管与发展、坚守药品安全底线与助力医药产业发展中破解瓶颈,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药监局对中藏药发展的政策支持,争取某一领域先行先试的许可;二是充分挖掘青海省中藏医药传统优势,从中藏药标准体系建设出发,不断完善中藏药标准,建立规范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获得高质量临床研究资料;三是适时成立由省政府领导,药监、卫健、工信等部门组成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班,统筹产业规划和政策创新,为“两品一械”发展厚植沃土,走出一条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之路。目前,省药监局对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进行逐条梳理,进一步研究分析后,提出符合我省实际的落实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