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西宁市市场监管领域执法稽查工作高质量发展,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及时查处涉及民生领域的典型案件,进一步凝聚市场监管执法合力,3月20日,西宁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市场监管系统执法稽查工作联席会议,听取各县区市场监管局一季度执法稽查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分析研判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面临的形势,梳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讨论研究解决途径,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措施。
会议指出,2023年,西宁市市场监管执法稽查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的核心理念,紧紧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保安全、优环境”工作思路和“一个大市场、两个强市、三个监管、四个安全、五个环境”工作着力点,以“创新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强化执法效能为重点,充分发挥综合执法治理优势,用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得力的举措、更加严格的标准,在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严查市场违法行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议要求,全市执法稽查工作,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促工作,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确保执法稽查队伍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拿得下。一要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加强源头治理和全链条、跨区域治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部位,严肃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夯实市场主体责任;坚决打击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违法使用商标和仿冒混淆、专利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强线索摸排,强化办案指导和案件督查督办,依法查办一批拿得起、放得下、叫得响的“铁案”。二要扎实开展“铁拳”行动。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市场、重点商品和服务,紧盯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压降脂等物质;假冒伪劣化肥;刷单炒信等虚假宣传;“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生产销售劣质燃气具,违法生产使用小型锅炉和使用未登记电梯;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等违法行为,集中力量、重拳出击,严厉查办一批群众反映强烈、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加强民生领域典型案例曝光,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坚持教育与规范并举、执法与宣传同步,推进执法普法融合,促进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三要加强水产品及长江渔获物经营监管。在全市范围内加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饮单位、周边农家乐等水产品经营销售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餐饮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用水产品的原料控制和管理,严密防范长江渔获物及其他禁止的野生动植物进入餐饮行业;加强对电商平台售卖“长江野生鱼”“野生江鲜”等行为的日常监管及行政指导,督促平台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平台治理规则,对发现的违法违规信息及时依法依规处理。四要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护航行动。对旅游场所的电梯、游乐设施等开展安全检查。查验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定期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安全管理制度等情况。督促使用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纠;及时对重点景区内场所经营者进行提醒告诫,压实主体责任,规范做好明码标价和价格公示,维护旅游市场价格秩序。针对旅游卖场和“小黑屋”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玉石、中藏药等商店(摊)等哄抬物价欺客宰客、以次充好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