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密度大于4.5克每立方厘米的金属),从环境污染方面,重金属是指铅、汞、镉、铬、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对人体毒害最大的有7种:铅、汞、砷、镉、铬、铊、锑,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
重金属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大量超出正常范围的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一种污染现象。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会在水体中积累,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生存造成威胁。例如,镉、铅等重金属会影响鱼类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鱼类畸形、死亡等。
对土壤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会在土壤中积累,影响土壤的结构、肥力和微生物群落。例如镉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降低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富集在农作物中造成农作物重金属超标。
对大气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会在大气中形成颗粒物,影响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例如,铅、汞等重金属会影响人类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引发疾病。
对食物链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会在食物链中富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例如,汞会在水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到鱼类和鸟类体内,最终进入到人类体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重金属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和治理。
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方法、管理措施来降低它的污染,最终达到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例如:使用乙醇汽油、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等;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废旧电池、破碎的照明灯、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上彩釉的碗碟等,对于重金属的污染只要从其来源加以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污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细颗粒物(PM2.5)、饮用水、土壤、重金属、化学品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重视重金属污染问题,做好相应防治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