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贵阳的夜色渐浓,城市褪去喧嚣,有一群身影正悄然出发,奔赴涉校食材配送企业的仓库;当第一缕晨光唤醒校园,另一支队伍已进驻食堂后厨,只为守护学生们餐桌上的每一份安心。在贵阳,校园食品安全的守护从不是单点发力,而是“夜查+早查+抽检”的全时段、全链条闭环守护,以“看不见”的坚守,换来“看得见”的安心。
“夜查”守源头:星光下的食材安全“把关人”
涉校食材配送企业多在夜间至凌晨忙碌分拣、备货,这正是筑牢安全防线的关键节点。贵阳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公安等部门,以“四不两直”方式直插配送一线,开展常态化“夜查”行动,每季度都会对涉校食材配送企业进行一轮全覆盖夜间检查。
执法人员的手电光束划破夜色,照亮仓库的每一个角落,从岗位责任是否落实、进货查验记录是否完整,到食材分拣是否规范、仓储温湿度是否达标、配送车辆是否符合要求,每一个关键环节都不放过。星光为伴,责任为灯,他们用深夜的坚守,把好食材进入校园的“第一关”。
自“夜查”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2人次,对22家从事食用农产品配送的企业实现全覆盖夜间检查,共发现问题44个,目前均已整改完毕。秋季开学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全市29家校园食材配送企业(其中7家未经营食用农产品)开展86家次全覆盖检查,共排查问题176个。所有问题均已由属地建立整改台账,并督促企业全部完成整改。
“早查”护过程:晨光里的食堂安全“监督员”
清晨的校园尚未完全苏醒,食堂后厨已开始忙碌。为强化加工制作过程监管,贵阳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早查”行动,赶在开餐前完成关键核查。
执法人员同样以“四不两直”方式进驻学校食堂和涉校配餐单位,每季度实现涉校配餐单位全覆盖“早查”,并随机抽取部分学校食堂进行突击性“早查”。聚焦进货验收是否严格、食材入库贮存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违规提前加工制作、管理人员食品安全责任是否落实等核心问题。他们用“跑在开餐前”的行动力,守住校园餐安全的“最后一道岗”。
自“早查”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89人次,累计检查学校食堂及配餐企业37家次,发现问题54个,已整改完成45个,其余问题均纳入台账持续跟进。秋季开学以来,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扩大检查覆盖面,累计检查学校食堂及配餐单位2041家次,发现问题3676个,已完成整改3454个,其余问题均已实行台账化管理,并督促相关单位限期完成整改。
“抽检”强保障:数据里的食品安全“定心丸”
如果说“夜查”“早查”是看得见的守护,那么“抽检”就是看不见的技术屏障。贵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抽检机制,为校园食品安全提供硬核支撑。
在企业开展自行快检的基础上,对全市食材配送企业、校园配餐单位实施月月全覆盖抽检,针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开展专项监督抽检,尤其加大对教育部门新招采企业配送品种的抽检力度。抽检人员随机抽取蔬菜、肉类、粮油、调味品等各类食材,通过科学检测排查农残、兽药残留、添加剂超标等风险。一张张检测报告、一组组合格数据,用技术力量为校园食品安全护航,让家长放心、学校安心。
截至目前,22家有食用农产品配送的企业自行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92743批次,筛查问题产品50批次,均依法进行了处置。同时,持续加大涉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抽检力度,累计完成食品抽检5580批次。对于在抽检中发现的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属地监管部门已第一时间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从深夜的配送仓库到清晨的校园食堂,从源头把控到过程监管,再到技术抽检,贵阳市场监管部门用全时段坚守、全链条监管,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每一次深夜出发、每一次清晨核查、每一次精准抽检,都是对“舌尖上的安全”的郑重承诺。
未来,这份守护还将持续进行: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同时畅通家长、师生监督反馈渠道,推动社会共治,凝聚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合力,让每一位贵阳学子都能在校园里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舒心。